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纠纷屡见不鲜,大至人身伤亡、电梯事故,小到户内水浸、噪音扰民、宠物伤人、私搭乱建等,都可能成为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索赔或拒付物业费的理由。物业服务企业往往身不由己地成为索赔的对象,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物业服务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有限导致的。
事实上,在物业管理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带有某种规律。不过,虽然风险不可消除,但物业服务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主动认识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笔者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防范各种风险。
知法懂法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这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去加强企业管理,要了解和熟悉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理顺与开发商、业主、业主委员会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的法律关系。在订立《物业服务合同》时,物业服务企业需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把握细节,不能任意承诺,大包大揽,认真审定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的责任条款;同时向业主宣传物业管理法规,让业主了解物业管理工作,只有深入人心,才能使双方共同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做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物业服务企业内部制度很齐全,但未充分考虑制度操作的可行性,造成员工对制度要求无能为力;有的制度虽然很到位,但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性,造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纸上空文、墙上摆设。
要解决内部管理带来的风险,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参加行业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结合企业内外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适宜的、简洁高效的、可持续改进的管理制度。在执行中如果发现企业有不足,就要分析研究调整后给予实施,绝对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
提升防范意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是一门新型的管理学科,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必须要加强学习和了解的学科。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要以平时记录和观察、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以科学分析为手段。因此,物业服务企业要重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加强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应当建立事前科学预测、事中应急处理和事后妥善解决的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机制,把握风险的规律性,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措施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并针对不同物业项目和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来防范风险和应对紧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