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后的机械零件进行清洗是修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清洗方法和清理质量,对零件鉴定的准确性、设备的修复质量、修理成本和使用寿命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零件的清洗包括:清除油污、水垢、积碳、锈层、旧涂装等。
清除零件上的油污,常采用清洗液,如有机溶剂、碱性溶液、化学清洗液等。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气相清洗及超声波清洗等。清洗方式有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零件表面的腐蚀物,如钢铁零件的表面锈蚀,在机械设备修理中,为保证修理质量,必须彻底清除。根据具体情况,目前主要采用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等方法进行清除。
1)机械法除锈。利用机械摩擦、切削等作用清除零件表面锈层。
2)化学法除锈。利用一些酸性溶液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以达到除锈的目的。其工艺过程是:脱脂—水冲洗—除锈—水冲洗—中和—水冲洗—去氢。为保证除锈效果,一般都将溶液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严格控制时间,并要根据被除锈零件的材料,采用合适的配方。
3)电化学法除锈。电化学除锈又称电解腐蚀,这种方法可节约化学药品,除锈效率高、除锈质量好,但消耗能量大且设备复杂。
清除零件表面的保护涂装层,可根据涂装层的损坏程度和保护涂装层的要求,进行全部或部分清除。涂装层清除后,要冲洗干净,准备再喷刷新涂层。
在湿法化学工艺中,清洗的效果基本上取决于清洗介质的溶解能力。目前经常使用的是水基清洗剂和溶剂。清洗的效率也主要取决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清洗介质,经验表明,错误地选择清洗介质将会严重影响终极的质量、本钱和工艺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