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到底能不能用水洗?
石材清洗长久以来一直是个难题!清洗不用水那用什么?但是对于石材清洗而言,如果用水不当,不仅会把石材越洗越脏,甚至引来更大的病变和污染。
先看看洗出来的污染和病变:
洗出来的污染和病变
为什么石材会被洗出更多的病变和污染?这还要从石材的自身结构说起。
石材都有哪些特性呢?这些特性在石材的污染病变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水又是如何利用石材的这些特性对石材发起侵害呢?
石材特性
概括地说,引起石材的污染病变(越洗越脏)的石材自身特性主要有3点(或者更多,小编只说重点):
一、石材的多孔性;
二、石材的吸附性;
三、石材的多矿物结构。
——石小护《发现不一样的石材》
1、多孔性——石材一大硬伤!
任何石材污染,或者说石材的任何污染,都和“多孔性”分不开。有孔就有藏污纳垢的资本。水在石材上可谓无微不至,任何空隙,都会成为水分侵入石材的通道。
水畅通无阻的进入石材以后,携带的污染物当然也就顺利成章的进入石材空隙,甚至更深层,造成石材污染。这一点相信业外人士都能明白。
石材越洗越脏,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2、吸附性——石材喜欢被污染
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性,石材尤为喜欢吸附。这也正是打扫干净的石材表面,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就蒙上了一层灰尘。
不仅石材吸附灰尘,任何东西都有吸附性
空气中是有很多颗粒物的,PM2.5大家不陌生,但是石材可以吸附比PM2.5更小的颗粒物(远比可见灰尘小的多)。量变引起质变,再干净的石材,也难免不被污染。
用水拖地 石材由“假脏”变成了“真脏”
这个时候,用水洗,对石材来说是无疑雪上加霜。水干不干净暂且不说,石材表面吸附的灰尘,在水的渗透作用下,进入石材孔隙。本来只是表面污染“假脏”,遇水变成了“真脏”!
就这样,石材被越洗越脏!
3、多矿物结构——化学角度看污染
如果说,普通灰尘污染,还能忍受;那么化学因素,就不仅仅是污染这么简单了,甚至引起石材各种病变,如锈黄、色斑、裂纹……
首先看看石材自身的矿物结构。石材含有量的钙元素、铁元素、镁元素、钾元素……情况很复杂。
再看看水的特性。大家都知道,水是中性物质,不酸不碱。然而,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常温下能电离出少量的H+和OH-(高阶化学,不做解释)。因此,常温下水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和石材中的一些矿物发生化学反应。
石材遇水 钙质流失失光
更有甚至,由水带入石材内部的污染物颗粒,非酸即碱,是很受石材自身矿物元素欢迎的。这样,石材在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就出现黄变、锈黄等一些病变。
在一定条件下,如冬季温度在0℃以下,渗入石材内部的水会结成冰。水结成冰体积是会变大的(水结冰体积增加1/10),就会引起石材裂纹。
遇水后,石材会出现很多症状
以上这些原因,引起石材的病变,远比单纯的灰尘污染严重的多,那就不是脏了那么简单了,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