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清洗的常用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一)常用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主要受清洗剂的影响,按照清洗剂来分,一般可以分为:水基型超声波清洗线和溶剂型超声波清洗线,其中,溶剂型以超声波真空清洗线居多。
1、水基型超声波清洗工艺流程
1)上料;2)超声波清洗;3)喷淋漂洗;4)超声波清洗;5)超声波漂洗;6)切水;7)烘干;8)出料。
2、溶剂型超声波清洗工艺流程
1)上料;2)超声波真空清洗;3)真空漂洗;4)真空干燥;5)真空回收;6)出料。
对于溶剂型超声波清洗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一些超声波清洗机没有结合真空清洗技术。因此,在使用时建议使用高闪点的清洗剂,同时在清洗时保证清洗槽冷却设备开启,保证清洗剂的温度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二)工艺要点
结合工艺影响参数分析及主要的工艺流程,综合超声波清洗中的工艺要点如下:
1、针对工件污染物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2、根据工件的材料、结构形状以及污染物情况初步选择超声波频率;
3、保证工件不产生空化腐蚀的前提下,优化设置超声波频率与功率谱密度,以达到最优的清洗效果;
4、确定清洗剂液面高度,确定工件放置位置;
5、清洗剂回收循环使用时,控制清洗剂流动速度;
6、确定清洗剂温度;
7、确定清洗时间。
五、超声波清洗中的清洗剂选用原则
与超声波清洗方法协调使用的清洗剂具有非常多的选择性,从清洗剂参数对超声波清洗的影响来讲,在选择清洗剂时需要考虑清洗剂的表面张力、蒸汽压、黏度等相关特性。综合来讲,超声波清洗中清洗剂的选择原则为:
1、考虑空化:为充分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应选择有利于空化的清洗剂,尽量减少清洗剂对超声波的衰减作用。选用的清洗剂应具有表面张力小、黏度低、蒸汽压小等特性。
2、考虑工件材料与污染物:选用的清洗剂不应对工件材料造成腐蚀;选用的清洗剂应对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3、考虑清洗剂本身特性:选用的清洗剂应环保、无毒无害、使用安全、易于干燥、完全会发无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