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炭VS锂电胜负未明,锂电内部群雄逐鹿
储能产业静待爆发风口之际,储能电池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板块。目前,锂电池虽然一家独大,但钒电池、铅炭电池等技术发展仍有望快速赶超。正如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所言,目前全球储能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储能技术路线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业态。
当储能产业增长点扩大,市场布局者也将紧跟而上,拓展业务领域。上市公司层面,南都电源、雄韬股份布局化学储能;杭锅股份研发熔盐储能装备;传统抽水储 能和压缩空气储能也有开山股份、汉钟精机、雪人股份等公司参与。而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挂出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 《指导意见》),对储能技术路线持开放态度。上市公司在技术路线的争夺中,最终胜负谁属,或需要有待一款类似特斯拉电动车的明星产品出现,才能确定最终市 场地位。
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猛狮科 技深圳清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堉介绍,目前储能技术主要有三大类,其中化学储能,包括铅炭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物理储能;电磁储能,主要 包括超级电容。“锂电池应该算是电化学储能的主流技术,2016年全球累计电化学储能1769.9MW,其中锂电池占65%。中国累计装机电化学储能 243.0MW,其中锂电池占59%,同比增长78%。主要原因是锂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储能联盟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王堉的说法。据CNESA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力储能装机总规模约24.3GW,抽水蓄能占比近99%。 仅电化学储能技术而言,截至2016年底,已投运项目的总装机规模达到243.0MW,年增长率超过72%;其中锂离子电池是装机规模最大的一种储能技 术,占到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储能技术展览会上,化学储能产品仍然是各家公司的主打。从参展商产品看,目前展出的储能产品主要以铅炭电池、锂电池为主,而锂电池按照材料不同又主要分为钛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电等大类。
专业人士指出,从总体上来看,化学储能方式相较于物理储能效率更高,对于外部环境条件依赖性更小。另外,化学储能相比于电磁储能而言,技术相对更为成熟,应用范围更广,使得化学储能在当今和未来的储能产业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当前储能技术成本高,经济性欠佳是共性问题,而且目前储能电池存在潜在危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陈永翀认为,铅炭电池 方面,铅精矿存在15年左右开采完毕的隐患,以及低成本高污染的回收环节。而锂电池方面,现有电池结构回收处理困难,电池也存在安全性隐患,应用成本偏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