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管理的“降龙十八掌”!


事故发生往往是隐患导致的,而隐患的存在又是安全管理的疏漏,那么如何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呢?安全管理台帐,做的都到位了吗?

— 安全管理—

根据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 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概括为“十八法”!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明确企业一把手对安全生产负总责, 狠抓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经常督促检查。

2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在总结、评比、晋级时, 使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引起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抓安全、抓产值、抓产量、抓效益, 一并搞好。

3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不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只有坚持“四不放过”, 企业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4开展定期安全大检查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进行大检查, 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特点、不同生产现场和施工的特殊要求, 开展专业大检查。检查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避免走过场。通过检查真正发现隐患, 解决问题。

5坚持“四定、五不推”原则

对事故隐患的整改要坚持“四定、五不推” 原则, “四定”即定负责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定整改资金;“五不推”即本岗位能解决的不推给班组、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工厂、工厂能解决的不推给上级主管部门。

6坚持每周班组安全活动

班组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活动, 用 1~2 小时总结一周的安全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班组人员互敲安全警钟是一种好形式。班组安全活动要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

7坚持每月领导安全讲话制

俗话说, 安全生产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每月由主要领导对中层以上(或班组长 以上)。干部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讲话, 总结上月安全情况, 布置下月安全工作, 提出明确的阶段目标和要求,并贯彻到基层。

8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新入厂人员在进入生产现场前, 必须进行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使他们了解工厂的生产概况, 懂得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三级教育”后, 还应建立师徒合同, 在师傅带领下进行操作。

9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 就是以人为本, 用科学的、标准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职工, 规范和控制每个人员的操作全过程, 使人人上标准岗, 干标准活。

1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责任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11把安全生产纳入全厂经济责任制

安全生产不能孤立存在, 它是企业全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责任制 (或承包责任制) 中, 必须有安全生产内容, 明确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严格考核, 奖惩分明, 督促企业安全工作的落实。

12安全费用纳入总费用计划

目的是保证资金来源, 使安全项目顺利完成。安全部门根据本企业存在的事故隐患, 分别做出治理计划, 积极申请安全经费, 确保计划落实。

13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当今世界各国积极推行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企业要走向世界, 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 必须积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14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和现场工作环境。企业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 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把安全生产融入企业管理的多个环节中去。

15积极倡导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和价值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形式要多样, 如安全思想交流、安全演讲、安全竞赛、标准化建设等, 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16用现身说法教育广大员工

用现身说法 (主要是事故的现身说法)。教育广大员工,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好方法, 使员工看得见、摸得着, 直接感受得到, 效果显著。

17把安全生产与家庭、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职工, 关系到每个家庭, 也关系到社会。动员家庭成员关心员工的安全健康, 督促员工遵章守纪。全社会大造安全生产舆论, 宣传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家庭、社会紧密结合, 共同营造安全氛围。

18支持企业安全管理干部的工作

企业安全管理干部工作很艰苦。企业领导应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 指出不足, 鼓励他们努力工作。这件事做好了, 安全管理工作就会有新的起色。


坦能高美 智慧清洁

资深高美智慧清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所有疑惑

免费咨询